柳枝·雀桥初就咽银河
和凝〔五代〕
雀桥初就咽银河,今夜仙郎自姓和。
不是昔年攀桂树,岂能月里索嫦娥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鹊桥刚刚搭成,二人就在银河上抱头痛哭。但今夜相会的不是牛郎,而是我这个姓和的仙郎。
若不是昔日登科及第,哪有今日月下寻艳之乐?
注释
雀桥:即“鹊桥”。
初就:刚刚搭成。
咽:哭泣,哽咽。
自姓和:和凝自称。
攀桂树:即折桂,比喻科举中第。
和凝
和凝(898-955年),五代时文学家、法医学家。字成绩。郓州须昌(今山东东平)人。幼时颖敏好学,十七岁举明经,梁贞明二年(916)十九岁登进士第。好文学,长于短歌艳曲。梁贞明二年(916)进士。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,工部侍郎。后晋天福五年 (940)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入后汉,封鲁国公。后周时,赠侍中。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、辨雪冤枉等事,著为《疑狱集》两卷(951年)。子和(山蒙)又增订两卷,合成四卷。 54篇诗文 45条名句
河传·去去
李珣〔五代〕
去去,何处,迢迢巴楚,山水相连。朝云暮雨,依旧十二峰前,猿声到客船。
愁肠岂异丁香结,因离别,故国音书绝。想佳人花下。对明月春风,恨应同。
喜迁莺·芳春景
毛文锡〔五代〕
芳春景,暧晴烟,乔木见莺迁。传枝偎叶语关关,飞过绮丛间。
锦翼鲜,金毳软,百啭千娇相唤。碧纱窗晓怕闻声,惊破鸳鸯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