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秦楼·黄钟商芙蓉
吴文英〔宋代〕
藻国凄迷,麹澜澄映,怨入粉烟蓝雾。香笼麝水,腻涨红波,一镜万妆争妒。湘女归魂,佩环玉冷无声,凝情谁诉。又江空月堕,凌波尘起,彩鸳愁舞。
还暗忆、钿合兰桡,丝牵琼腕,见的更怜心苦。玲珑翠屋,轻薄冰绡,稳称锦云留住。生怕哀蝉,暗惊秋被红衰,啼珠零露。能西风老尽,羞趁东风嫁与。
注释
①麹:亦写作“曲”。澜:一作“尘”。映:一本作“碧”。
②诉:亦写作“愬”,一本作“想”,一本作“语”。
③彩鸳:一本作“绣鵷”。
④兰:一本作“蓝”。
⑤屋:一本作“谷”,一本作“幄”。
⑥生怕哀蝉:一本缺“蝉”字。
⑦被:一本作“破”。
⑧能:原注:去声;一本作“奈”。
⑨羞趁东风嫁与:一本无“羞”字。
赏析
“过秦楼”,《词谱》:“调见《乐府雅词》李甲作,其词中有‘曾过秦楼’句,取以为名。”双调,一百十一字。前片十二句,四仄韵;后片十一句,四仄韵。
“芙蓉”,荷花的别称。
“藻国”三句,述荷叶的神韵。“藻国”,荷生水中,故云藻国。“曲”,酒曲也。发酵时酒曲呈黄绿色。这里借喻叶色。此言田田荷叶覆盖水面,迷迷蒙蒙无际无涯。黄绿色的荷叶倒映在清澈的水中,使水叶一色,浑然难分。清晨远望水面荷叶,好象包裹在又白又蓝的烟雾之中。“香笼”三句,述荷花的色、香、形。“腻涨红波”。一句脱胎于杜牧《阿房宫赋》中:“渭流涨腻,弃脂水也”。此言荷花的香气似麝香般的散溢四周
简析
词的上片先以“藻国”喻指水域,营造出一种朦胧、凄迷的氛围,接着进一步描绘水中世界的繁华与喧嚣,而后转入对湘水女神的遐想,后以江空月落、凌波微尘、彩鸳愁舞等意象,进一步渲染了凄清孤寂的氛围;下片先回忆起往昔的甜蜜与温柔,而后透露出如今相见不能相守的苦楚,接着构建出一个如梦似幻的居所,再以哀蝉、秋红衰落、啼珠零露等自然景象,象征时光流逝与美好易逝,更添一层伤感。结末以花自喻,表达了词人即便老去,也不愿轻易将自己托付于人的坚定与深情。
吴文英
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 377篇诗文 1560条名句
海棠
苏轼〔宋代〕
东风袅袅泛崇光,香雾空蒙月转廊。
只恐夜深花睡去,故烧高烛照红妆。
念奴娇·过洞庭
张孝祥〔宋代〕
洞庭青草,近中秋,更无一点风色。玉鉴琼田三万顷,着我扁舟一叶。素月分辉,明河共影,表里俱澄澈。悠然心会,妙处难与君说。(着 同:著;玉鉴 一作:玉界;明河 一作 银河)
应念岭海经年,孤光自照,肝肺皆冰雪。短发萧骚襟袖冷,稳泛沧浪空阔。尽挹西江,细斟北斗,万象为宾客。扣舷独啸,不知今夕何夕!(肝肺 一作:肝胆;短发 一作:短鬓;沧浪 一作:沧冥;尽挹 一作:尽吸;岭海 一作:岭表)
眼儿媚·萧萧江上荻花秋
张孝祥(存疑)〔宋代〕
萧萧江上荻花秋,做弄许多愁。半竿落日,两行新雁,一叶扁舟。
惜分长怕君先去,直待醉时休。今宵眼底,明朝心上,后日眉头。(版本一
晓来江上荻花秋,做弄个离愁。半竿残日,两行珠泪,一叶扁舟。
须知此去应难遇,直待醉时休。如今眼底,明朝心上,后日眉头。版本二)